什么是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的早期理念源于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 Lee 关于语义网(The Semantic Web) 的设想,旨在采用图的结构(Graph Structure)来建模和记录世界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知识, 以便有效实现更加精准的对象级搜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知识图谱的相关技术已经在搜索引擎、智能问答、语言及视觉理解、大数据决策分析、智能设备物联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是实现认知智能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图数据处理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知识图谱在自动化知识获取、 基于知识的自然语言处理、基于表示学习的机器推理、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图挖掘与分析等领域又取得了很多新进展。

知识图谱最早被应用于搜索引擎领域,旨在通过语义把碎片化的数据关联起来,让用户能直接搜索到事务(Things),而不是文本字符串(Strings)。在搜索引擎中引入知识图谱大幅的提升和优化了搜索体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再次兴起,知识图谱又被广泛的应用于聊天机器人和问答系统中,用于辅助深度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支持推理,并提升人机问答的用户体验等。典型的如IBM的Watson,苹果的Siri,Google Allo,Amazon Echo,百度度秘,公子小白等。

此外,知识图谱还被用来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效果。例如著名的大数据公司Palantir利用知识图谱建立数据的关联以提升上游数据分析的效果。与知识图谱有关的语义技术也被用来提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语义互操作能力,解决机器之间的语义理解问题。例如,全球最大物联网标准化组织OneM2M就把语义和知识技术作为物联设备抽象和语义封装的技术基础。

在金融、农业、电商、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大量的垂直领域,知识图谱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很多金融领域公司也构建了金融知识库以进行碎片化金融数据的集成与管理,并辅助金融专家进行风控控制、欺诈识别等;生物医疗专家通过集成和分析大规模的生物医学知识图谱,辅助其进行药物发现、潜在靶点识别等多方面任务。

进一步查看: 知识图谱的缘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